西峰区:垃圾分类 点亮绿色生活
伴随着悦耳的音乐,西峰区城中央沿街商户们习惯性地拿出垃圾桶,把已经分类好的垃圾倒进分类收集车里。“刚开始还有点不习惯,也不知道怎么分类,后来工作人员多次来店里进行宣传指导,分类错了的话收集员也会进行纠正,现在对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已经很熟悉了。”城中央一家餐饮店的店主张远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西峰区紧紧围绕“宣传引导、试点先行、科学分类、规范处理、依法治理”的工作思路,坚持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全民化”的治理目标,进一步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扩大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扎实推进城区垃圾分类工作,2020年底实现城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南街街道区域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
宣传先行 营造浓厚氛围
让垃圾分类知识“广而告之”、真正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创新多元的宣传是起点。为了做到“入脑入心”,西峰区鼓励街道、社区、小区创新宣传办法,引导居民群众自觉成为垃圾分类的参与者、践行者、推动者。
“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等都属于餐厨垃圾,废旧电池、体温表、油漆等属于有害垃圾,废纸壳、玻璃瓶、铁丝都属于可回收物……”在福景家园举办的垃圾分类指导活动现场,区环卫局工作人员为多名业主普及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业主们在现场按照“四分法”将不同种类的垃圾放进了对应的垃圾桶。同时,工作人员分组挨家挨户上门宣传走访,现场发放宣传手册和调查问卷,耐心细致地为居民讲解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呼吁居民们自觉投身到垃圾分类实践中来,逐步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行为规范,从而建立起社会共治的良好格局。
“以前有些居民的生活垃圾都是随手扔到垃圾箱周围,现在都能自觉扔到垃圾箱内。”福景家园物业管理人员说。大家相互监督,慢慢地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组建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队,配合街道社区积极开展垃圾分类“七进”宣传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小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商场”),分层级开展垃圾分类培训班,规范壮大垃圾分类队伍。在公园、广场小游园、绿篱等处置垃圾分类小型宣传牌,借助户外大屏LED屏幕、公交媒介、环卫车辆等动态拨放垃圾分类视频、分类公益广告,全力营造垃圾分类良好宣传氛围。”区环卫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西峰区先后在示范街道、住宅小区、垃圾站点、公共空间设置宣传栏25处、知识展板40面、环卫车体广告120幅,出动宣传车2台,巡回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市民知晓率。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实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工作动态,运用网格群向居民住户定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增强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自觉性。
创建试点 标准化样板引领
“垃圾分类齐参与,文明家园共创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在西峰区政府机关大院记者发现,垃圾分类宣传牌随处可见。在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推广方面,区政府一方面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宣传标识、张贴宣传单、发送短信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利用显示屏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宣传片,时刻提醒干部职工从个人做起,共同创建生活垃圾分类机关示范单位。
“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在小区、机关事业单位、规上企业等场所。接下来垃圾分类工作要提质扩面到沿街商铺,通过分类示范街的建设,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方法,逐步进行推广,并带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区爱卫办工作人员王丽娜说。
东大街社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先行先试,指导华兴商贸城小区物业公司根据小区实际,购买2组20个分色分类垃圾桶(有害垃圾红色桶2个,厨余垃圾深绿色桶4个,可回收垃圾浅绿色桶4个,其他垃圾灰色桶10个),建立垃圾分类点一个,引导小区居民掌握相关知识,学习分类方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示范点创建工作,带动社会面广泛参与,动员辖区居民成为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实践者和监督者,全面打造靓丽宜居的辖区环境。”北街街道工作人员李阳说。
为了更好地打造垃圾分类示范街,每条示范街还组建了一支劝导员队伍,由专职人员、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组成,对垃圾分类不到位的商家和居民,督导员和劝导员还会一起上门进行宣传和劝导,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据悉,西峰区将打造区委、区政府、环卫局、福景家园住宅小区、帝景苑住宅小区垃圾分类示范点,城中央和北大街2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示范点。
完善设施 规范收运处理
在商业街北口垃圾中转站,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转运大件垃圾、收集散落垃圾,待垃圾车离开后进行全面冲洗,保证场地干净清爽。
在世纪大道,一辆集清扫吸尘洒水功能于一体的可卸载式垃圾车正在清扫路面,它不仅可扫吸路面的垃圾、尘土,还能有效抑制路面扬尘。“现在的机械化环卫车辆就是先进,有了车厢可卸载式垃圾车,大大减少了我们的工作量,提高了环卫保洁的质量和效率,城市环境变得更加干净整洁了。”当了20多年“城市美容师”的张洁丽说道。20多年来,他们靠着一双手加上一把扫帚、一辆板车为城市的街道“梳妆打扮”。如今,一把扫帚扫遍大街小巷逐渐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环卫机械设备,高压冲洗、洗扫一体、机扫保洁、人行道冲洗、人工快速巡回保洁和人工清洗相结合的“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环卫保洁模式,实现了环卫作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机械作业型转变,在保障一线环卫工人安全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让城市更整洁美丽。
据了解,西峰区强化配套设施建设,着手建设垃圾分类及餐厨废弃物收集系统,加快消纳处置场地建设进度,协调资金购置新型分类垃圾桶等设备。目前,环卫部门购置到位四分类垃圾桶500个,室内两分类垃圾桶20个、果皮箱10组;完成了3座中转站、20座移动式压缩站、65台清运车辆及60多个果皮箱垃圾分类标识更新工作;接收相关企业移交的专用垃圾压缩车3台;城区餐厨废弃物收运车增加至7台;全市首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运,每天由专用垃圾车将垃圾运送到庆阳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集中处置。
垃圾分类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任重而道远。目前,西峰区正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了“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