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科技局全面发力促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 ,全市科技创新工作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四届十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紧盯全市“五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和“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重点任务, 按照“强化政策保障、搭建创新载体、探索创新模式、促进成果转化、助推 产业升级 ”的工作思路, 以加快创新型庆阳建设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以科技项目、创新平台、成果转化为支撑,以科技合作和引才引智为保障, “三建一创两落地一提升” (建设 庆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创新型城市、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力争庆阳科技大市场和庆阳创新研究院落地实施,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技进步水平) 工作布局全面推开 ,推动全市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的更大的 成效。
一、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在“十三五”期间市级层面出台政策性文件19个、联合发文5个、制定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认定管理办法15个的基础上,今年又联合市直11个部门印发了《庆阳市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实施方案》;制定出台了全市科技计划项目、自筹经费项目、揭榜挂帅项目、科技成果评价管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和全市科技专家库等6个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创新实力的若干措施》已完成意见征求,正在修改完善;《庆阳市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庆阳市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实施方案》已完成初稿起草。特别是以“三放宽、三加强”(放宽申报时限、登记范围、收入分配限制,加强政策落实力度、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融合对接、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改革,大力促进市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今年共登记科技成果70个,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8亿元,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有望年底获批。积极探索建立“揭榜挂帅”机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效解决了体制机制性的障碍和梗阻。
二、促进纵向指导和横向交流奠定新基础。今年5月份,通过积极汇报争取,在我市成功举办了全省科技局长座谈会暨全省科技系统“弘扬南梁精神 践行创新使命”主题教育,省科技厅班子成员、机关处室和部分直属单位负责人以及来自13个市州科技局、兰州新区科技发展局负责同志共50多人参加,市委、市政府领导陪同。会议的规模之大、层次之高都是近年来少有的,既宣传了工作,拉近了距离,也建立了良好的纵横向指导交流关系。
三、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取得新进展。今年共推荐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参评入库登记57家,已通过27家,正在公示8家;培育省级创新型企业4户;推荐2021年第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户,确定第二批申报重点培育对象8户,初步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发展培育体系。同时,在庆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获批后,及时研究制定了《三年(2021—2023)建设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目前开发区内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四、农业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能力有了新提升。一是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服务行动。今年共推荐选派市直科研单位和陇东学院“三区”科技人才92人,指导县区选派科技特派员542人,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科技特派员团队15个,组织实施了一批民生科技项目,开展了高质量的农业科技服务,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指导县(区)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目前,华池县、正宁县已完成《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申报材料》等工作,并经市政府同意上报省科技厅。三是制定了《庆阳市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东西部科技协作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四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验收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为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科技项目支撑创新发展取得新实效。今年以来,共推荐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4项,省级科技项目74项;上报省级科技计划重大专项及“揭榜挂帅”项目需求8个;受理评审市级科技项目261项。争取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400万元,省级“三区”科技人才专项资金184万元;争取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300万元;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已顺利通过立项答辩,预计支持资金200万。
六、科技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取得新拓展。今年以来,共征集我市企业技术需求100项,已与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30多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科技交流合作关系,达成合作意向近30项,计划在10月底前,签订院地、院企科技合作协议,确保企业需求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有效对接,助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庆环肉羊、庆阳居力农业等企业积极引进外国专家团队,深入开展技术创新合作,为全市引才引智探索出了新模式,总结了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