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微信公众号
抖音号
欢迎来到 庆阳市科技开发中心 !
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动态>市内动态>详细内容

科技赋能打造“中国羊谷”——记环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来源:庆阳市科技局官网 作者:李语儿 发布时间:2023-12-20 12:32:29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环县按照“一县一业、一县一园”的思路,紧盯草羊业主导产业,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深入推进农科教、产学研有机衔接,运用现代农业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现代管理方式,改进农业生产装备,改善生产经营模式,深度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切实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将环县打造成技术进步引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集成硅谷,让环县农业科技园区成为“中国羊谷”。

e781212ae37d416088c3c1a74861926e.jpg



健全产业联合体,凝聚发展合力。一是党委政府定规划、出政策、抓统筹。编制《环县现代肉羊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羊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羊产业工作,先后出台了50多项配套政策,使各类主体、各个环节都有项目资金支持,有政策保障,有人跟进落实。二是科研团队搞开发、育良种、抓推广。引进甘肃德华生物公司,建办庆环肉羊制种基地,为环县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了“一平台、三基地”。加强与10多家科研机构院校深度合作,建立“三支团队”,成立“一院四所”全面加强良种繁育等技术研究,逐步把环县建成国家级良种培育输出基地,增强产业科技含量。三是龙头企业做链主、供良种、拓市场。坚持把引培龙头企业作为推进产业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先后引进中盛、伟赫、庆环3家龙头企业,培育羊羔肉集团、牧康牧业、民顺牧业、陇塬山羊牧业等7家本土企业。开展羊肉熟食品及羊血、羊皮、羊毛(绒)等精深加工,开发“全羊产品”。
打造闭环产业链,提升品牌质量。一是坚持好地种好草。按照“粮饲统筹、种养结合,羊随草走、草随羊种”的思路和“县北燕麦草、县南苜蓿草、全县青贮草”的布局,建设饲草种子良繁基地4500亩,培育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的饲草籽种,逐步实现县内自给自足。二是坚持好草配好料。大力推广科学饲料配方,建成中盛12万吨饲料加工厂,满足示范社、规模场地需求,建成全日粮配送中心26个,年生产全混合发酵日粮4万吨以上。新建颗粒饲料加工点3个,年生产颗粒饲料5000吨以上,丰富饲料种类,完善营养体系三是坚持好料养好羊。以庆环公司为羊业“强科技”主阵地,引进纯繁良种肉羊3.26万只,“中环肉羊”新品种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示范带动11家纯繁选育企社年生产纯种优质湖羊基础母羊12万只以上。建成毛井高家洼奶山羊繁育基地,完成10万只奶山羊科技示范园建设,优质高产奶山羊单体存栏突破3.5万只。启动实施陇东黑山羊“五年保育计划”,建成黑山羊核心场4个、扩繁场5个,黑山羊饲养量达到18万只。四是坚持好羊出好品。推进羊肉产品精深加工,提升羊产业的附加值,2023年已屠宰肉羊50万只,开发“中盛环有”系列产品85种,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实施万吨羊肉预制菜精深加工项目,开发香烤羊排、椒香酥羊肉等预制菜品10多种,在山西怀仁羔羊肉交易大会、河南省驻马店第二十五届中国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知名展销会上口碑良好。
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实现绿色循环发展。一是多元化金融支持。坚持多渠引水、一个龙头放水,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按照“方便贷、灵活用、严格管、防风险”的思路,不断加强政银企合作,三方共同研究产业发展模式、设计金融服务方案、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探索“四种融资”模式,为羊产业发展引来“源头活水”。二是知识化团队养殖。扎实推进“百千万”人才引育工程,通过政策吸引、资金支持、事业留人等方式,吸引110名国内外高端人才来环开展科研攻关;实施大学生养羊“三年专项计划”,形成百名专家、千名大学生、万名职业农民的“金字塔”形人才梯队。三是专业化疫病防控。健全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机构,设立乡镇畜牧兽医分站20个,配备专业人员468人,全面负责县内防疫工作。为全县251个村各建立村级兽医室1处,派驻产业指导员260人,对辖区内企业、合作社和养殖户开展集中免疫和补免措施,确保防疫无死角、全覆盖。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