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高新区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由中科院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自2018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在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始终立足“五区”定位,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工作思路,着力在招商引资引智、创新平台建设、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使长劲,形成了特有的产业集群和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有效发挥了科技创新“龙头”辐射带动作用,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19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白银高新区在全国169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较上年上升1位。
坚持将创新平台建设作为创新创业的供能池。近年来,高新区先后与东北大学、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国内20余家院所合作建立了研发机构12家;采取“政策+产业+研发平台”共建模式,建成省级科研平台51家;建成11个院士工作站、协同创新基地,引进硕士博士高层次人才562人,培育科技研发人才近1000人。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全省唯一试点园区。
坚持将循环化工产业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高新区实施的“硫-磷-铁-钛-锂”绿色循环产业项目是以钛白粉产业为基础,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实现当地废酸、废渣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建成企业循环、园区循环、产业循环组合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成全球最大的钛白粉单体工厂,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原创的、唯一的、最大的“硫-磷-铁-钛-锂”绿色循环产业基地,将形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互补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格局。
坚持将生物医药领域作为产业集聚压仓石。2021年高新区将实施生物医药重点项目18个,总投资76.32亿元。医药中间体产业,甘肃沣实医药万吨医药中间体项目已完成3座厂房及公用配套设施建设;化学原料药产业,华实生物全球新药生产服务基地项目已完成主体办公研发大楼等公用配套设施建设,皓天医药、海普诺药业均已投产运营,分别实现产值1.34亿元和7980万元;生物医药产业,康肽生物胶原蛋白肽项目已建成;医疗保健器械产业,康视达科技含硅水凝胶彩色隐形眼镜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开发项目已投产运营,实现产值1.1亿元,并获得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甘肃奥凯医学工程公司研发的内腔镜手术检测仪填补该项空白,完成订单生产100多台;中检普泰白银医放疗设备检测中心项目已投产运营,实现产值100万元,并通过中国计量(GMA)认证。
坚持将特色新材料产业作为引领发展新动能。高新区紧扣白银新材料基地建设目标,围绕有色、稀土、锂电池、凹凸棒石、光刻胶新材料,加速推进长通公司智能装备超微线材研发、青宇新材料3000吨创新型粉末涂料固化剂、碳纤维产业园、大象新能源500吨超级电容器用高性能活性炭、凹凸棒石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华隆芯公司光刻胶用抗反射层配套材料等一批重点示范项目落地建设,甘肃盛达集团高科技新材料基地项目签约落地白银高新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动能、夯实了基础。
展望“十四五”,白银高新区继续保持“争”的决心,扭住“高”“新”二字不放松,围绕“五区”迈步前行,在推动兰州白银两区高质量转型发展征程中争先锋、打头阵、挑重担,努力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投资优势、项目优势、转型发展优势,进一步夯实特色主导产业基础,积极在产业转型升级提效上谋发展、出实招,着力打造区域创新新高地,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