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厅开展我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员有关情况调研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若干意见》(中组发〔2021〕8号),研究提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政策措施,按照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调研函》工作要求和厅党组统一安排,8月17日至19日,副厅长葛建团带领调研组对我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调研。
葛建团一行来到秦安县绿康林果科技示范中心实地调研中心发展情况和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开展情况,我省优秀科技特派员、中心法人靳志强,现场示范了桃树、苹果树、花椒树修剪及林间管理技术,同时介绍了他近20年来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经历和经验。“当年栽植粗管、二年嫁接定点、三年疏枝强干、四年大条拉展、五年短枝蹲满、六年集中要产、七年丰收可观、八年更新果断、九年管理熟练、十年希望圆满……”说起苹果栽培技术,靳志强如数家珍。靳志强是秦安县兴国镇郑川村村民,是当地有名的“土专家”,也是秦安县林果支柱产业建设的带头人。从2002年至今,他连续19年被秦安县科技局聘任为科技特派员,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甘肃省优秀科技特派员”;他通过创办的秦安县绿康林果科技示范中心,建立试验示范园,已从全国各地引进150多个桃新品种、30多个苹果新品种并培育出40余个优系品种,把实用技术送到了果农手中,用科技带领当地父老乡亲致富发展。
之后,调研组来到刘坪何湾万亩优质蜜桃生产基地、秦安雪原果品有限责任公司实地调研。刘坪何湾万亩优质蜜桃生产基地是秦安县的主要蜜桃生产示范基地之一,涉及何湾、周湾、邓坪等9村,桃树种植面积达1.28万亩;秦安蜜桃以“个大、形美、质优、口感好”著称,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曾获“中华名果”殊荣;近年来,基地通过以“协会+科技特派员+农户”的方式,让科技来到田间地头,不断提升蜜桃品质和效益,2020年该基地蜜桃生产总量达2.1万吨,总产值约1.7亿元。在秦安雪原果品有限责任公司调研期间了解到,近年来通过采取“公司+农户+科技特派员基地”模式,在安伏镇麻湾村建设苹果标准化有机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通过新建一条自动化精选果品流水线及包装设备,技术降低产品损耗、降低生产能耗,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业收益;同时,制定了当地《有机苹果标准化种植技术规范》,培训农民技术骨干500人以上,依靠科技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调研期间,葛建团副厅长认真倾听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心声,与科技特派员面对面交流沟通,不时还为他们在科技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直接进行解答。同时,他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高质量发展,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加强对科技特派员工作支持力度;要始终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和具体举措,瞄准我省“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把创新的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科技支撑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
调研组一行还对东乡唐汪大接杏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东乡县畜牧养殖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古浪县富源新村食用菌产业园、西靖镇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六道沟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等进行了实地调研,同时书面调研了我省23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员相关情况。此次调研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倾听基层之声的方式,深入了解基层一线科技特派员、科技管理部门、科技服务相关企业的有关工作情况和困难,将为下一步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农村处负责同志,相关市(州)、县(区)科技局负责同志及工作人员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