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微信公众号
抖音号
欢迎来到 庆阳市科技开发中心 !
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动态>省内动态>详细内容

科技创新为白银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科技厅网站 发布时间:2022-02-14 17:39:18 浏览次数: 【字体:

新材料产业是白银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白银高新区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做足补链延链强链文章,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集聚产业新动能,引领产业新发展。  

依托基础优势,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化  

白银素有“铜城”之称,然而,随着矿产资源濒临枯竭,从资源濒临枯竭到产业转型,从单一的铜冶炼到精细化产业链延伸,这一过程中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发挥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自主研发生产引领国际水平的新产品。  

目前,该公司生产的最细规格的超导电缆特种漆包线达到了0.012毫米,是一根头发的五分之一细,这种外观精巧的漆包线看似简单,背后的工艺却十分繁杂,从铜材料的选择到拉丝和包漆工序,每一步都是对技工和技术的双重考验。超导电缆的成功开发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奠定了该公司低温超导电缆产品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技术领先的地位,扩大了行业内的影响力。  

随着该公司智能装备用超微线材项目全面投产,2021年公司已实现年产超微细电磁线420吨,白银有色长通电缆的超微线材产能提升项目正在推进,建成后可实现年产电磁线7800吨,进一步带动高新区有色高端新材料产业发展。  

拉长产业链条,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做强做大  

2021年4月,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1000吨萃取分离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开工建设,项目采用绿色低碳环保、高效、清洁、高智能的分离工艺——自动控制和在线分析检测系统,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稀土行业单体产能最大的萃取生产线,工艺装备、技术指标、资源利用、节能环保、自动化程度等都将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实现“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该公司不断加快工艺改进、技术创新,优化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现已形成稀土加工分离、稀土磁性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研磨材料、稀土荧光材料、稀土金属和氯碱化工等七大较为紧密的产业链,成为中国稀土行业生产规模大、产品品种全、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实现稀土元素全分离的国有骨干企业。2021年该公司销售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达到55亿元,2022年,随着11000吨萃取升级改造项目的投入,公司的产值将会取得更大突破。  

培育特色企业,科技创新助推新材料产业发展  

甘肃青宇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新型固化剂材料产品和工艺已申请了中国、欧盟、美国专利,取得新物质登记,拥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产品高性能、无毒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该行业更新换代的颠覆性产品。特别是去年,该公司新型环保涂料固化剂Aplus101项目斩获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成长组企业二等奖。目前,该公司一期环保产品已经投产,预计今年两条生产线达产后实现产值3亿元,利税达到3000万元。  

在白银市东大沟,由甘肃西部凹凸棒石应用研究院联合段雪院士专家团队实施的东大沟农田土壤修复项目,最新修复示范结果显示,该研究院研发的凹凸棒石土壤修复剂和凹凸棒石矿化改性肥料阻断了重金属离子由土壤向植物中迁移,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改良后土壤达到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研究院通过与北京化工大学段雪院士专家团队合作,携手推动白银凹凸棒石优势资源的高效开发和高值应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凹凸棒石产业发展列入《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研究院与甘肃萃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院士专家协同创新基地凹凸棒石成果转化中试/产业化建设项目”已在高新区开工建设。  

下一步,白银高新区将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完善创新平台建设,抓好创新人才集聚,持续做大有色、稀土、铁基、碳纤维、凹凸棒、电池、铝合金等新材料产业,全力打造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力争到“十四五”末,建成特色鲜明的有色新材料产业园、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和碳纤维产业园,年产值突破100亿元,以科技创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发展,推动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供稿: 兰白处 )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