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微信公众号
抖音号
欢迎来到 庆阳市科技开发中心 !
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服务>科技战略研究>详细内容

庆阳市设施蔬菜发展状况调查及思考

来源:庆阳市科技开发中心 作者:马薇 发布时间:2024-01-03 08:40:39 浏览次数: 【字体:

导读:设施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庆阳市设施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是设施蔬菜种植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丰富人民群众菜篮子做出了贡献。但就目前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不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作者通过深入调查,对庆阳市设施蔬菜的发展状况进行探讨,分析其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对我市设施蔬菜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设施蔬菜是蔬菜种植的一种新方式,是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使用较少劳动力,利用现代工业技术为蔬菜种植提供可以进行人为控制和调节的局部环境,通过调控,充分利用光、温、水、气、肥、土壤等资源,为蔬菜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环境,以获得高效率、高产量、高质量的生产方式。设施蔬菜以季节差价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有效解决了蔬菜生产淡季供应紧张的局面,对增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同时,种植设施蔬菜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保障蔬菜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庆阳市设施蔬菜发展的现状

庆阳市位于甘肃东部,土地面积2.71万平方千米,辖71区、116个乡镇,常住总人口约215.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2.81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市。近年来,庆阳市高度重视设施蔬菜种植业的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持续推广设施蔬菜种植,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印发了设施蔬菜发展规划,立足自然禀赋,充分利用川水灌区水资源丰富优势,着力打造以中南部塬区,马莲河、蒲河、洪河、茹河、四郎河、葫芦河沿河流域为代表的一区六域设施蔬菜集中种植区。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不断推广适宜设施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黄瓜、番茄、辣椒、茄子等蔬菜专用新品种60多个,高标准温室建造、弥雾机、渗水地膜、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集成新技术12项,为设施蔬菜生产提供了可靠技术保障。三是创新生产模式。引进培育设施蔬菜发展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合作经营模式,延长设施蔬菜产业链条,带动产业良性发展。

但与其他先进省市相比,一方面,设施蔬菜规模较小,总面积仅占甘肃省设施蔬菜面积的0.048%;另一方面,设施蔬菜的效益还不高,产值仅占甘肃省设施蔬菜总产值的0.022%,以设施蔬菜为支撑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尚未形成。总体来讲,庆阳市设施蔬菜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短板弱项,亟待提高。

二、庆阳市设施蔬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含量不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设施蔬菜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正在不断得到提升,但由于经济以及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与其他先进省市技术水平相比,我市大多的蔬菜温室还是粗放式管理,部分温室大棚结构太过简易,对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等环境控制还不够精准;在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运用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技术还比较落后,不能满足设施蔬菜发展需求,对产量和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二)从业人员素养不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的调整,很多人对农业生产存在错误认识,认为搞农业劳动强度大且收入低,导致大量有文化、懂知识的农村年轻人涌入城镇,不愿意投身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就我市目前的现状来看,从事设施蔬菜生产的劳动者年龄大多在50-60岁之间,40岁以下的设施蔬菜从业者也绝大多数从事电商物流、运输贩运等行业。现有劳动者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接受现代科技慢,靠传统经验种植为主,导致许多先进设施的功能和优势难以发挥,甚至出现设施栽培的产量不如露天栽培的情况。

(三)销售问题突出

由于我市设施蔬菜生产主要以农户自主生产为主,组织化程度低,尚未形成规模化的设施蔬菜产业园区和聚集区,不易打造具有特色的蔬菜品牌,造成市场知名度低,竞争力不强,销售渠道窄,抵御风险能力弱。广大种植户不能有效预测蔬菜销售市场走势,种植蔬菜种类和销售需求衔接不紧密,导致市场风险加大,有跟风种植现象。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调节滞后,不利于产业良性发展,也对农户种植收益形成巨大影响。

三、对庆阳市发展设施蔬菜的建议

(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技术含量

就目前我市现状来看,设施蔬菜的发展应当以科技创新作为支撑,才能有效转化资源,产生更大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强化科学研究,重视配套技术的开发和创新,有效应对和解决设施蔬菜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各种技术问题,为设施蔬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针对各县(区)和乡村气候特点,因地制宜,研究适合能够有效保温散热、节水节能的各类温室建造技术体系与相关技术标准,引进适应本地气候特点的温室栽培专用蔬菜新品种,针对不同的蔬菜品种研究制定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规范。同时加强与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攻关创新,可以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陇东学院等院校和市农科院、市农技推广中心等搞好合作,联合开展设施蔬菜科研攻关工作,可以争取政府部门出场地、技术推广部门派人员、科研部门出方案等方式,多方联合攻关,为设施蔬菜种植提供更多的技术储备,推动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全面发展。

(二)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能力水平

    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一是政府主导建立培训机制。各级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有政策、有措施、有组织、有落实地开展关于设施蔬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等内容的培训,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农户进行设施蔬菜发展理念、种植技术、设备安装、环境调控、栽培管理等方面的技能网络培训和科普教育。二是推进种植农户的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各级部门、机构、协会、教学基地等,分阶段、分批次,采用现场指导、互联网线上培训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种植户技术培训,促进种植户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不断健全销售体系,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

一是推进信息共享。政府有关部门要联合相关销售公司和农户,做好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市场需求分析,结合生产实际,帮助农户合理规划,引导农户及时调整种植计划,减少盲目性。二是拓宽销售渠道。创建设施蔬菜销售合作社、电商企业和互联网直播带货体系,争取与具有销售渠道的公司、合作社等签订定向销售合同。三是创建特色品牌。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具有庆阳特色、市场潜力大、认可度高的蔬菜品种开展保护提升,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知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参与市场竞争,积极创建生产、储运、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