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微信公众号
抖音号
欢迎来到 庆阳市科技开发中心 !
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服务>科技战略研究>详细内容

以“精细化”生产模式 推动庆阳市传统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来源: 作者: 顾亦斌 发布时间:2024-05-27 10:59:51 浏览次数: 【字体:

  导读: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是农耕文化发祥地,传统农业特色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市场已不再是传统农业的小集市,农产品的竞争也不再局限于本地区,传统“粗放”的生产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成为提升品质发展的瓶颈。本文旨在提出“精细化”生产模式,来推动庆阳市传统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快速高质量发展。 

“精细化”生产模式

推动庆阳市传统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一、庆阳市传统特色产业现状分析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是农耕文化发祥地,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传统特色产业在庆阳市发挥着重要作用庆阳市的传统特色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手工业等,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如苹果、黄花菜、小杂粮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庆阳市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规划编制为指导,项目重点支持、科技引领为示范,集中培育肉羊(奶山羊)、肉牛、生猪、肉鸡、苹果、饲草、瓜菜、中药材“八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成为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导产业

二、存在问题。

庆阳市的传统特色产业受限于技术、管理、市场等因素制约,传统特色产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效益低、竞争力弱等问题。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尤其是随着现代全球市场的竞争加剧,与发达地区相比,庆阳市的传统特色产业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含量特色产业产品地域特点弱尽管庆阳市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比例还不高从事农业的劳动生产者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专业人员缺乏。在庆阳市,农业生产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靠天吃饭。一些乡镇虽然已经建成设施大棚从事农业生产,但因缺乏技术,或应对市场预测反应不及时,长期闲置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粗放,技术进步缓慢,特色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科技对特色农业产业的贡献率还比较低特色产业产品不能突出地域产品特点

2.生产成本偏高,机械化程度低。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其主要特征是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庆阳地区地形复杂,川塬沟壑交错,耕地资源差异化大,塬块地由于承包制导致户均占地面积小,加之住宅、高压电杆、墓地等因素,使得耕地被分割为小块;川沟地由于地形限制,难以整理成适于大型机械耕作田块,即使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也难适应大型农业机械耕作;农户种植农作物种类多面积少,大型农业机械难以发挥其优势和效益,机械化水平仅为56.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智能农机装备应用比例更低。全市土地流转速度慢,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庆阳市每年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达21.33万hm2,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4.9%,而能实现机械化收割的面积不超过种植面积的10%,机械化水平相当低。

3.品牌效应市场竞争力不强。尽管庆阳市的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但与全国其他同类产品比较,缺少明显地域特色优势,品牌效应,市场竞争力不强如作为庆阳特色产业的苹果产业,全市有70多万亩,生产仍以小规模家庭果园为主,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个体经营投资力度较低,没有能力去建冷库、购买商品化分拣机械,更无法做广告宣传,创立自己的品牌。果园主资金投入力度小,技术标准管理难以统一,生产技术推广缓慢,果园管理整体水平低,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缓慢,导致商品果率较低。市场的竞争能力不强,很难形成地域特色,难以相邻地区形成竞争优势。

4. 产业化程度低效益不高庆阳市的农业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农产品深加工和销售渠道不够完善,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低。如在苹果销售上,渠道单一,70%的果品依托外地客商上门收购,本地果业协会、苹果专业合伙社等中介组织大多各自为政,多头对外,无序运作相互压价很难形成价格优势市场信息闭塞,对全国果品销售价格缺少精确分析和判断缺少规范集中销售市场产品分不准,从而导致部分果品积压,影响果农生产积极性,影响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几点建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农业产业也在逐步转型升级,逐渐步入智能化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特色农产品竞争力,成为推动庆阳市乡村振兴的关键。庆阳市传统特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仍需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产品附加值,精细化生产模式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保障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1.大力推广精细化生产模式,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首先,要制定详细的生产标准和操作规范,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同时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其次,以精细化生产模式来推动生产向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通过专业化的生产分工和集约化的经营管理,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第三,以精细化生产模式推动农业生产科技创新和应用,通过采用先进的科技管理手段,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

2.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的投入,支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尤其针对庆阳市传统特色农产品生产中,加大现代农业技术成果的应用,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效果。

3.加强人才培养。精细化生产模式要求生产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素质,推动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的精细化生产方式转变。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专业化。

4.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政府应引导鼓励企业和农民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品牌效应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庆阳传统农产品的附加值。

5.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利用庆阳黄土高塬的独特地理优势,科学规划,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建设塬地、川地为大田耕作模式,提高生产效率。

6. 加大大型农业机械补贴,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机械补贴扶持力度,鼓励农机企业和农民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发展大型机合作社,细化农业生产、加工等生产环节上各项分工,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7.加快农业数字化建设。政府及农技推广部门应加快推动农业生产服务数字化,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提供更精细的数据服务,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社会化数字服务云平台,形成“一站式”服务新模式,为精细化农业生产提供数据保障。


撰稿:庆阳市科学技术开发中心   顾亦斌

                   编辑:庆阳市科学技术开发中心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