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庆阳科技4期
P. 53
学 技 术
Xue ji shu
鲜食玉米生育期一般中耕 2 次以上,拔节前进行 1 次, 5 收获
大喇叭口期结合追肥中耕除草 1 次,既能疏松土壤、消
5.1 适宜采收期
灭杂草,又起到防止水分蒸发、抗旱保墒的作用。黑色
鲜食玉米最适宜在乳熟中期收获。一般是玉米苞叶
地膜也可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若播后苗前未使用除草
转黄,玉米丝从鲜嫩转变为棕褐,从鲜穗上来看,鲜穗
剂,后期可用硝磺草酮清除杂草。
外观良好,鲜亮清洁,穗长达到 20cm 以上,籽粒饱满
4.5 追肥
柔嫩,有光泽,用指甲挤压,有稠乳状物流出即可采收,
复种鲜食玉米生长至大喇叭口期,及时追施穗肥,
此时鲜食玉米籽粒饱满,口感最好。复种鲜食玉米一般
2
施 112~150kg/hm 的尿素并培土,此时追肥有利于雌穗
在授粉后 20~26 d 便可收获。
的发育,减少秃尖,促进果穗生长,可有效提高产量。
5.2 收获时间
4.6 主要病虫害防治
采收鲜食玉米最好在清晨带露水时进行,带苞叶采
鲜食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遵循“以防为主,绿色防 收,保证鲜穗有充足的水分含量;收获后的玉米鲜穗,
控”的原则,发现病虫害后,生物防治优先。鲜食玉 米 最好在 10h 内完成销售或初加工,最长不能超过 24h,
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虫、金龟子、蚜虫等。在鲜食玉 否则会影响食用口感。
米生长过程中,必须要做好苗期害虫和中后期玉 米螟的 5.3 分期采收,分类销售
防治。其中,玉米螟防治效果直接影响到鲜食玉米的品 及时观察鲜食玉米的成熟度,分期分类采收,将果
质,前期最好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来防治玉 米螟,一旦 穗外观大小一致、品相优良的果穗与授粉不良、秃 尖长、
发生则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方法主要有采用赤眼 有虫害的果穗分开采收,经过初级包装销售;也可将穗
蜂、杀虫灯防治,也可以在玉米大喇 叭口期喷施虫酰肼 型小、籽粒不整齐的果穗用于加工速冻玉米粒或玉米汁
和 Bt 乳剂来防治玉米螟。发现粘虫时,用 2.5% 溴氰菊 等产品。
酯乳油或 20% 速灭杀丁 1500~2000 倍液喷雾防治。金
6 秸秆再利用
龟子主要采用糖醋液诱杀法。在害虫发生盛期,将白酒、
食醋、红糖、水、90% 敌百虫按 1 ∶ 3 ∶ 6 ∶ 10 ∶ 1 6.1 鲜食玉米秸秆是优良的青贮原料,可用来饲喂
的比例拌匀,放在腐熟的果实上,置于玉米田边,大概 动物鲜食玉米的秸秆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 素
与鲜食玉米果穗相同的高度,诱杀金龟子;也可用矿泉 E、粗蛋白、粗纤维等营养物质,可作为优质的青饲料
水瓶或酒瓶等小口容器,里面放腐熟的果实 2~3 个, 饲喂牛羊,也可将未成熟的玉米鲜穗与茎杆一起收获,
加少量蜜糖,将瓶子挂在玉米植株上,诱杀金龟子, 制作成青贮饲料。
15~16 时及时收集处理瓶子中的金龟子。蚜虫则需要在 6.2 秸秆还田
玉米抽雄初期,用 3% 啶虫咪或 10% 吡虫啉 2000 倍液, 为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肥力,增加孔
2
即 225~300g/hm ,兑水 750kg 喷雾防治。鲜食玉米生长 隙度,减少化学肥料用量,也可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
中后期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等, 提高土壤养分,改良土壤质量。
病害一旦发生,要快速进行防治,对患病植株要立刻拔
除,防止传染其他植株,造成更大损失。玉米抽雄初期
要注意防治大斑病、小班病,可采用 50% 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700 倍
液喷雾防治。扬花期可喷洒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防治病害,间隔 7 天,连喷 2 次。玉米发病初期用
70% 甲基 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防治,或喷
洒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防治,每隔 7~10 天
喷 1 次,连续防治 2~3 次。黑色地膜可抑制杂草生长,
鲜食玉米种植前期未使用除草剂,后期则要用硝磺草酮
清除行道杂草。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