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庆阳科技4期
P. 12

听 建 议
                                                                                                        Ting  jian  yi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   提高政府管理工作水平









                           张  斌     毛振平    卢东平   李林虎  (庆阳市西峰区水土保持局  745000)




                     摘要:结合基层实际,分析现有管理模式的不足及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存在的弱项与短板,探索基层
                 实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实现项目及管理对象地理信息共享,提高政府管理工作水平。




                 地理信息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始于 21 世纪初期,                       管理的石油井场、输油管线、油田站所等,水务部门管
            高清卫星影像图出现后,进一步推动地理信息技术广泛                            理的水源地、水库、水井、水塔、供水站、供水管网等,
            应用,现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我们日常                            水保部门管理的淤地坝、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塬面保
            生活。国家和省级部门推广的信息管理系统绝大部分含                            护项目、生产建设项目等,少者几十,多者成百上千,
            有地理信息技术,这些系统既便于各级部门管理各自管                            现有管理模式,无论谁都很难准确掌握每个项目具体位
            辖范围内项目基本信息,又能从宏观层面直观掌握每个                            置。特别像水井、水塔、石油井场等小型工程,形状相似,
            项目分布位置和总体布局,有助于国家宏观调控和深化                            很难辨认。若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将管理对象标注在卫
            垂直管理。但对于基层来说,这些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录                            星影像图软件中,无论是资深管理人员,还是新入职管
            入项目信息,在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理人员,都能应用定位和导航技术快速准确查找每个项
                 基层工作关注的不仅仅是国家和省级立项的项目,                         目,及时到场检查指导,也可在卫星影像图软件中直观
            也可能是基层项目、公共设施、特征地物、观测对象、                            了解项目总体布局,新项目选址则可根据现有布局合理
            拟选规划点等,这些管理对象是基层工作不可缺少的一                            布设,有助于全局规划和均衡发展。
            部分,难以使用专用地理信息类软件管理。我们应结合
                                                                    二、弱项与短板
            基层实际,探索基层实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
            基层,提高政府管理工作水平。                                          (一)基层现有管理模式不便记录和分享地理信息。

                                                                国家和省级部门推广的专用地理信息类管理系统一般都
                 一、作用与意义
                                                                以卫星影像图作为底图,便于各级管理人员准确掌握项目
                 近多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国                         具体位置及项目区域地形地貌。基层工作关注的不仅仅是
            家和社会投资项目增多,社会服务门类日趋精细,社会                            国家和省级立项的项目,有时可能是基层项目或公共设
            保障体系日臻完善,政府各级部门管理的项目和事务明                            施,有时可能是监测站或观测对象,有时可能是特征地物
            显增多。如自然资源部门管理的耕地保护红线、基本农                            或拟选规划点,这些管理对象是基层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
            田保护区、矿产资源企业等,环保部门管理的生态保护                            分,难以使用专用地理信息类软件管理。当管理对象较多
            红线、水源保护区、可能污染环境的企业等,石化部门                            或工作跨度较长时,现有管理模式难以准确记录每个管理
                10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