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庆阳科技4期
P. 34
新视野
Xin shi ye
的大水漫灌相比,项目实施后玉米亩均用水量从 400—
450 立方米降低至 250 立方米左右、节水 40% 以上,化
肥成本从 285 元降低至 187 元、节肥 30% 以上。三是
随水加入氨基酸,有效中和盐碱。项目实施后使 1700
多亩盐碱地、水泊子变成良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
成后,项目区耕地质量平均提高 1 个等级以上,农作物
亩均增产 20% 左右,葵花、玉米亩均增收分别为 700 元、
500 元左右。
引黄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有效解决了黄河水
泥沙多难以采用滴灌等节水措施的问题,推动了水肥一
设资金多元化,有效提高了亩均投资标准,促进了规模 体化技术应用,并通过施用氨基酸水溶肥降低了耕地盐
化经营。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每亩增加 100—300 斤、 碱化程度。同时,通过整村推进、整合资金、企业参与
节水 80 立方米左右;新增耕地 1.2 万亩、新增率 15%, 等措施,改变了耕地零散化现状,提高了高标准农田建
土地流转费每亩提高 200—350 元,实现了增地、节水、 设亩均投资标准,促进了土地规模化流转经营。该模式
增产、增收。该模式在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标准低 巴彦淖尔市已在较大范围推行,包头市土右旗等地也进
等问题上具有创新性,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结合实际推广, 行了一些探索,可以在沿黄灌区因地制宜加以推广。
也可以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 6. 浅埋滴灌高效节水模式。通辽市粮食种植面积和
4.EPC 模式。一是兴安盟扎赉特旗 2023 年在新林 产量均居全区之首,但也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为
镇采用 EPC 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试点实施高标 解决“水粮矛盾”这一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性问
准农田建设项目 5 万亩,涉及 6 个行政村,总投资 9000 题,当地反复总结比对管灌、喷灌、膜下滴灌等方式的
万元。EPC 模式实行“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由
工程总承包单位对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全面
负责,克服了设计与施工脱节的弊端,压减设计、施工
分别招标等前期手续办理时间 45 天左右,实现设计与
施工的顺畅衔接,有效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实施效
率。二是兴安盟科右前旗在实施“先建后补”的基础上,
采取“EPC+O+M”(设计施工建设与运营管护一体化)
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 1 万亩,采取“EPC+M”(设计施
工建设与管护一体化)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 14 万亩,
实现投建运管一体化。该模式在全区处于探索阶段,各
地可以结合实际深入试点。 节水效果,形成以浅埋滴灌高效节水为重点的高标准农
田建设模式。该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还
02 高效节水类
同步解决了地膜污染、残膜回收难等问题。其综合效益
5. 引黄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巴彦淖尔市乌拉 可以概括为“五省四减三增两促进”:与低压管灌相比
特前旗为解决黄河水泥沙量大难以滴灌等问题,将周边 每亩省水 36%、省电 36%、省时 47%、省地 8%、省工
未利用地建成蓄水池,引黄河水入池澄清后滴灌,取得 33% 左右;减少肥料养分流失、减少病虫害发生、减少
节水节肥、清除泥沙、中和盐碱等多重效益,探索形成 地膜用量约 3.5 公斤、减少机械成本约 30 元;亩均增产
引黄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一是实行整村推进,变 100 公斤以上、亩均增收 200 元以上、项目区年增收 12
“碎田”为“整田”。改造后项目区地块由 5500 余块 亿元以上;促进规模化经营,提升了组织化程度;促进
减少至 500 余块,农户平均地块由 10—15 块减少至 2 农业转型发展,提升了生产经营效益。
块左右,其中集中流转给企业 7200 亩,其余的由农民 通辽市已建成采用浅埋滴灌高效节水模式的高标准
自己耕种。二是改漫灌为滴灌,促进节水节肥。与传统 农田 607 万亩,兴安盟等盟市及黑吉辽等周边省份也广
32